我的青春在鄭州項目
2016.04.15
來源:鄭州項目
作者:
青春如夢,歲月如歌,時不消逝,何能復得?青春是人生中一段難以磨滅的插曲,它注定是“不平凡”的。它需要我們用心靈和智慧去詮譯,它需要我們用勇氣和自信去充實,更需要用行動和責任去擔當。當我背起行囊,來到鄭州項目的時候,我想我的青春應該在這里抒寫了!
在我來到鄭州項目之前,我有幸參與了公司紀實短片《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拍攝制作,這部片子講述了我們二公局的老職工參與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國營221廠的建設情況。二公局的老職工面對寒冷,他們沒有低過頭;面對饑餓,他們也沒有低過頭,在荒無人煙的凍土高原上,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創(chuàng)造出了震驚世界的奇跡。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這又是一種什么樣的信仰。一段段刻骨銘心的回憶,一幅幅年代久遠的照片,一張張飽經(jīng)滄桑的面容,都深深地感染了我。他們的故事活生生地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他們的故事平凡而又偉大,但他們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9月中旬,我來到了鄭州項目。離開總部的那一天,老前輩們告訴我:要做事,先做人,只有把人字寫端正了,才能把事情做好。我告別了家人、朋友、同事,懷著這樣的信念來到了鄭州項目。
來到鄭州項目后,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路橋人的生活,什么是路橋人的本色。當清晨迎來第一縷陽光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身影已經(jīng)早早地出現(xiàn)在施工現(xiàn)場,測量、挖坑、填土,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戰(zhàn)斗的激情。有人說青春是一棵綠色的樹,也有人說青春是一段粉紅色的回憶,我想說的是路橋人的青春是一片古銅色的印記。他們的青春在工地度過;他們的故事在瀝青路面上鐫刻;他們的臉上印著歷史和時間的車轍。朋友們,當你行駛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時,你可曾想到,有多少路橋人,他們背井離鄉(xiāng),奔赴邊疆;當你漫步在寬闊的大橋時,你可曾想到,有多少路橋人,他們徹夜未眠,施工建設;當你穿越過幽深的隧道時,你可曾想到,有多少路橋人,他們披荊斬棘,只為通車。高山是他們的脊梁,江河是他們的脈搏;雨在為他們哭泣,風在為他們訴說;長江為他們咆哮,黃河為他們高歌。
路橋人的故事,都是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十一月的一個夜晚,項目部下了一場大雨。在這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不能入眠,風在呼呼地刮著,雨在滴滴答答的下著,我想起了北宋詩人陸游的一首詩:“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來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當年的陸游為了國家的邊防駐守邊疆,我們路橋人又何嘗不是為了國家的建設輾轉在崇山峻嶺之間呢!如果說路橋人的夢想是什么,我想用馬丁路德金的一句話告訴大家:圣光披露,滿照人間,高山下降,幽谷上升,坎坷之路成平途。
路長長,情長長,勤勞和堅強是我們路橋人的脊梁。讓我們放飛夢想,去譜寫民族復興的輝煌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