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李老漢”
2014.05.08
來源:
作者:
“李老漢”,父親的同事們總是這樣稱呼他,父親也總說自己是50多歲的老頭了。不經意間我卻忽視了這一點,總認為自己還年幼,因為有父親在,所有的事情都不必擔心,可眨眼之間,父親已步入知命之年,我也20幾歲了,父親真的不再年輕。
父親,出生在一個動蕩年代,雖然經常教育我要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但卻很少提及他兒時的記憶。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父親的博客中看到一篇文章,得知父親幼年時生活的環(huán)境異常窘迫,迫于生計,父母準備將五個子女中的父親送人撫養(yǎng)。當時父親的姑父得知此事后,給爺爺留下了三斗米便把父親接走了,父親說這就是他當時的身價。然而,老姑父年事已高,過了三年便去世了,由于思念家人,父親就自己偷偷跑回了家,爺爺看著回家的父親終未忍心再將父親送走。也許正是父親兒時與親人的三年分離,使得父親對親情更加珍惜,自我記事起,父親就一直對我非常愛護,疼愛有加。
小時候,我的性格相對于其他女孩子來說異常的活潑甚至更加調皮,沒少惹事,但是父親對我的關愛卻是無微不至, 街坊鄰里人盡皆知。每次犯了錯誤,做了錯事,父親從未對我有過打罵,而總是通過耐心的教導來引導、教育我,雖然每次都是簡單的幾句話,但是卻讓我銘記于心,內疚許久。旁人都說“李老漢”對女兒的愛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
父親是個沉默寡言、言辭不多的人,我在身邊的時候父親的說話方式總是簡簡單單。但是,自從上大學,我離開家以后,每每通話或者團圓聚會的時候,父親總是變成了“話嘮”,問東問西、問長問短,“最近有沒有零錢花了?”、“有沒有好好上課?”“天冷了,要多穿點衣服,小心著涼啊!”,總是對我念叨許久,我漸漸從開始的不耐煩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期盼,逐漸明白了父親對我的不舍。
父親平時有個愛好,喜歡收集古幣、字畫,每當他買到自己心儀的“寶貝”時,總是第一個拿給我看,而且很認真細致地給我講解其中的奧妙和有關知識,不時還開玩笑說“這以后便是你的嫁妝了”。父親每次觀賞這些“寶貝”的時候總是神情專注,給我講解的時候卻又神采飛揚,但父親開玩笑的話語中卻時常會透露出一絲的傷感。
在我的眼里,父親是個特別堅強的人。有一次,我跟著父親回老家給爺爺奶奶上墳,一路上父親都不怎么說話,感覺父親走路也很沉重,默默地望著父親,突然意識到父親的眼中閃爍著淚花。到了墳頭,父親一下未能控制住自己情緒,放聲痛哭,那一刻我深深滴感覺到父親對親情的留戀。至今,父親跪在墳前久久不愿離去的身影還久久在我腦海里浮現(xiàn)。
工作以后,由于工作性質的特殊性,離父親比較遠,跟父親見面的機會也少了很多,但是每次打電話父親總是囑咐我要好好照顧自己,天冷了要加衣服,要好好吃飯,注意身體。都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可是在我眼里父愛也同樣的偉大。隨著時間的慢慢消逝,父親的兩鬢亦逐漸花白,作為兒女,我只希望父親身體健康,一切安好。( 李文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