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曲胡的拉澤隧道項目采購員
2018.04.25
來源:
作者:
“沒想到老李還有這一手!”
拉澤隧道項目元旦文藝演出上,一段喜慶歡快的曲胡樂調(diào)讓員工們大開眼界,身著紅色唐裝演出服的采購員李建忠,演奏時極其投入,身體隨著旋律前俯后仰,動作瀟灑自如。
能在海拔4600米的施工項目聽到自己的員工拉曲胡,這讓前來觀看演出的河南老鄉(xiāng)們很是親切,更讓臺下的員工和業(yè)主們頗為驚喜。別看老李臺上風度翩翩,心里其實也緊張的很,工裝穿習慣了,猛一換上曾經(jīng)的演出服,還真有些不習慣。
說起李建忠,曾任邯鄲市曲劇團的首席樂師的他,那也是有故事的人。但所有的故事在生活和歲月面前早已失去了往日艷麗的色彩,青春年少時的意氣風發(fā)、舞臺上打扮新潮眾星捧月的場面,隨著電視、電腦、手機的普及,KTV的流行,風光不再。劇團的演出江河日下,生存難以為繼,音樂夢漸行漸遠。無奈之下李建忠只好脫離劇團,到父輩奉獻了一生的中交二公局四公司謀取生路,從風流倜儻的邯鄲市曲劇團首席樂師轉(zhuǎn)型成為了普通的打工者。
轉(zhuǎn)眼10多年過去了。去年,老李來到了西藏的拉澤隧道二工區(qū),從事的是砂石料的采購工作。在二工區(qū),說起老李,大家能想到的,除了他精瘦干練的外貌,就是“認真倔強”的評價了。
項目地處西藏,早期給項目供料的砂石場不是按方算量,而是按裝載機的鏟子算方量,一鏟三方,按鏟算方量本身就不公平,方量不夠,再加上裝多裝少全憑師傅的情緒,往往裝滿一車料實際只有大半車。工區(qū)最多時一天要拉60-70車的砂石料,積累起來損失就太大了。
老李的“認真倔強”在這時候就發(fā)揮了作用。本著在劇團工作時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看到這樣的情況,老李心里不得勁兒,為了讓對方裝足料,他主動和裝料人搞好關(guān)系,工區(qū)發(fā)的水果自己舍不得吃,拿去送給對方。每次裝料都守在跟前,先給師傅敬支煙,表示尊重,再囑咐把鏟子鏟滿。裝車師傅看老李如此負責任,一心一意為項目著想,也很感動,不但每次把鏟子鏟滿,有時還多裝一鏟。
春節(jié)是中國最重要的節(jié)日,也是加深雙方關(guān)系的好機會。臨近春節(jié),李建忠邀請砂石場的領(lǐng)導到項目做客,介紹項目施工和物資的運輸情況,特別強調(diào)運費是砂石料的兩倍,每年的運輸費用就是一筆很大的支出。面對熱情接待,對方很感慨,“沒想到這里的海拔這么高,條件這么苦,山區(qū)的便道又很顛簸,運輸物資太困難了。以后我們按方算量,車裝滿,不再讓你們吃虧了?!?
量裝夠了,但是跑運輸?shù)乃緳C卻不滿意了。因為合同是按趟結(jié)算運費,即使拉半車料跑一趟也要按一車結(jié)算,車的負荷加,大司機自然不愿意了。老李就不厭其煩地次次跟車,耐心解釋,“按核載噸位裝車,沒有超載,而且我們給的都是高運費,你們不吃虧,裝不滿反而會給我們造成砂石料和運費的雙重損失。”每次裝車李建忠就站在車前,裝不滿不讓發(fā)車,司機們看到這樣一個犟人,知道不好惹,也只能無可奈何了。
項目的采購人員天天向外跑,一般都配有專車,但是李建忠到現(xiàn)在都沒有自己的車,每天下山都是蹭車,實在沒車了就在路邊擋藏民下山的摩托車,坐到達孜后再轉(zhuǎn)乘公交車到料場。工區(qū)的交通車在拉薩辦完事后再來接李建忠,而此時往往都到下午了,李建忠有時等不及就坐拉砂石的大車返回工區(qū)。沒有交通車實在不便,但李建忠從沒有提過條件,按他的話說,就是工作需要任勞任怨地做,有困難自己克服,不給工區(qū)添麻煩。
盡管生活多了茍且,老李也沒放下自己的音樂夢想,這不,項目的元旦文藝演出、四公司總部的元宵節(jié)匯演,老李拿手的曲胡又排上了用場。(彭建國 楊敏)
返回